首页 >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 > 第161章 洞悉李善长的所有秘密

我的书架

第161章 洞悉李善长的所有秘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在心神全然受制于朱肃的状态下,李善长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无论朱肃问及何事,他皆如实回应。
对于朱肃的这个疑问,李善长毫不犹豫地答道:“不,我从未有过帮衬胡惟庸造反之心,我只是在借他之力达成我自己的目的罢了。”
“胡惟庸又能算得上什么人物,他妄图称帝,但皇帝宝座,终究属于我李氏家族。”
“咄!”
听闻此言,朱肃不由得低声咒骂一句。李善长这老贼果然也藏着篡位的野心。
稍作停顿,朱肃再问:“李善长,这样说来,你自己也有了称帝的念头了。”
“没错!”
李善长坦承道:“起初,我的如意算盘便是乘此时机,同时除去朱元璋与胡惟庸二人,随后由我坐上那皇帝宝座。”
“然而后来我发现,此举并不可行。首先,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就算朱元璋身死,他的儿子朱标依然在朝廷内外拥有极高的威望,想要从他手中夺走皇位,并非易事。”
“再者,若我此举付诸实践,届时我必将背负与司马懿同等的骂名。”
“我李善长誓要留名青史,成为如诸葛武侯一般的人物。”
“哼!”
闻此言,朱肃不禁愤然啐了一口。
李善长妄图比肩诸葛武侯,这是何处来的胆魄,竟敢觊觎那与孔明并列的地位?纵观万古华夏五千载,能与诸葛武侯齐名之人,屈指可数。
斥责了几句李善长之后,朱肃问道:“李善长,那你究竟意欲何为?”
李善长从容答道:“我欲将手中势力尽数交付于胡惟庸,让他挑起对抗朱元璋的叛乱,那时便可见其能否成功。”
随之,李善长便将自己的逆天改命之计全盘托出,告知朱肃。
“咄哉!”
听完李善长的计谋,朱肃一时愣住,未曾料到此老贼竟有如此筹谋。
且听他所述,这计策确实蕴含几分可行之理,说不定真能翻云覆雨,令皇家大统落入自家李姓之手,李善长自身亦将流芳百世。
“好个狡猾的李善长老贼,这计划的确阴险至极。”
“怪不得你轻视司马懿。”
“你这一策,确实远胜司马懿良多。”朱肃虽鄙夷李善长,但对其计划却不得不表示赞同。
“李善长,万一败露,你岂非担惊受怕那株连九族之祸?”朱肃追问。
“无需惧怕!”
“我次子李祺已然成为驸马,纵使我辈真遭灭门之灾,皇上念在公主与马皇后的面上,也必会赦免我儿李祺。”
“至于长子李默,朱元璋毫不知情其存在,自始至终,知悉李默身份者唯有我一人耳。”
“即便我身陨,尚有两子存世,我李家香火自会延续不断。”
“既然已无后顾之忧,我又何尝不敢放手一搏呢?”
朱肃听得此话,不由得再次震惊,未曾想到这老贼隐藏之深,悄然无声间竟还有一个长子。
此事他朱肃从未听闻,更别提那位朱元璋了。
想来,届时李善长若是株连九族,这位长子必然能安然无恙。
原来如此!
李善长接下来说的一席话,再度令朱肃瞠目结舌,原来其长子竟潜入锦衣卫之中,并已升任为第一千户,甚至将来有望成为锦衣卫指挥使之职。
正因如此,李善长才能确信此逆天改命之举定会成功,背后显然还有一处重要后手!
但这并非最为震撼之事,真正让人惊奇的是,李善长曾言,他曾意图以偷天换日之法,取代朱标与李默的地位。
只是当时条件未成熟,只能作罢。
“吁——”
朱肃深深吸了一口元气,随后低沉道:“好个李善长老魔啊!未曾想他在寂静无声中,竟还藏着这般惊人的秘术!”
“既有李默这等高手在侧,再加上锦衣卫其余千户之内,有李善长暗植的棋子,那么他便极有可能借胡惟庸叛乱之际,悄然对老朱与朱标下手。”
“一旦老朱与朱标不幸遭难,李善长老魔的阴谋便已成功大半。”
“接下来,只需按部就班地执行其诡计。”
“步步为营,推进下去。”
“届时,便可于无形之中完成篡夺天下。”
“嗯……”朱肃想到此处,不禁连吞几口灵气回神。以李善长的威望,若老朱与朱标离世,他必然能够镇压住这群淮西门徒。
镇压住他们,就意味着掌握了兵权之重。将领归他调遣,锦衣卫一脉也等同落入他手,那时,整个朝纲都将臣服于他的脚下。
到那时,大明皇朝自此将不再姓朱,而易主为李氏王朝。
此番布局,果真精妙绝伦!
朱肃平复心绪,继而向李善长发问:“李善长,你究竟收揽了多少人心?”
李善长并未立即回应朱肃,而是引着他步入一间密室。室内有一株奇特的小树,枝头悬挂着数十个木盒。
他指向那些木盒,淡然言道:“我所掌握之人,皆在此处。”
心中充满好奇,朱肃逐一打开展示眼前的木盒。此刻,他亟欲知晓李善长手下究竟潜伏了多少高人。

“乖乖隆地咚!”
“锦衣卫十八个千户之中,除去李默外,竟还有三位是李善长的人,这手段可谓高明至极!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竟然有七八位为其效力。”
“五军都督府那边,两位督军乃是他的亲信,更有八位握有兵权的大将。”
“仅在应天府一处,李善长就能调动兵马两三万之众。”
“无怪乎李善长退居幕后仍能实时掌控朝局消息,亦无怪乎老朱直至十多年后才着手处置李善长。”
“或许,在对付胡惟庸之时,老朱已经察觉到了李善长的阴谋,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与十足把握之下,他选择了暂且不动李善长。”
那次对付胡惟庸,老朱自身也损耗了不少修为。若此刻再解决李善长,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变故。
因此,老朱选择了忍耐一时。
然而十余年后,待到李善长渐渐衰老时,老朱准备收拾他的残局,却不料李善长这老家伙生命力旺盛,硬生生又撑过了十数载。
这让老朱愈发忧虑,万一自己没能比过李善长,那该如何应对?
因此,最终老朱决心采取行动。
朱肃越思量越是觉得,这种推测的可能性极高。
“嘿,果然非同寻常啊!”
下一瞬,朱肃嘴角勾勒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道:“当真未曾料到,今夜此行,竟会有如此丰厚的机缘,先是窥见胡惟庸豢养的秘卫势力,继而又撞见了朱文正之身影。”
“随后于李善长之处,又得知诸多秘辛。若是逐一揭露,这江湖之争恐将好戏连台,遗憾的是,今日竟需尽数抖露无疑。”
“然则,此举必将揭开一出亘古未有的大道之争啊!”
“哦,差点忘了。”
言至此处,朱肃立刻发问:“李善长,你可知朱文正之事乎?”
“此事毫不知情!”
李善长摇头应答,接续道:“朱文正岂非已于洪武三年陨落?他又何事可提?”
听闻此言,朱肃不由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李善长与胡惟庸二人,可谓各怀鬼胎,皆欲起事,却又彼此隐瞒,各自藏匿底牌。
“妙哉!”
旋即,朱肃轻弹指间,语重心长地道:“李善长,方才之事一切如常,尔并未见过本座,更不曾与本座交谈分毫。此刻,你仅是在书斋研读《三才正宗》,观罢疲倦,便伏案沉睡。”
“去吧!”
遵照朱肃之令,李善长果真伏于书桌之上,悄然入睡。
待一切安排妥当,确信四下无人察觉异常后,朱肃如幽灵般悄然离开了李府。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