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绑在一起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折芳院。
翡翠端了盘刚出炉的点心进来,和夫人说:“昨儿半夜,老夫人让人悄悄地把叶姨娘给接进府里来了,就在松柳院里。”
秦笙点点头,并不意外。
看来她和殷文孝和离的事情,过年前就可以办好了。
果然,第三天,殷老夫人通知了两家族里的人过来,秦笙收拾打扮一番之后,带着丫鬟去了大厅。
和上次不一样,这一次厅里坐满了两家的人,秦正德和秦年氏、秦羽都来了。
秦笙在看见他们的那一刻,心里忍不住闪过了出嫁前娘亲和她说过的一句话。
嫁人之后不管受了什么委屈,娘家人是你最大的底气。
那时秦笙总觉得娘亲这话有些不对。
都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人了就意味着从此之后冠上了夫姓,不管日子过得舒心还是委屈,又怎么能再回娘家去诉苦让父母担忧?
可是现在---
看着父母兄长都坐在这里,秦笙的身体里仿佛被注入了满满的勇气。
事情闹到现在这样,反正殷家这边的族老是不好意思先开口的。
他们今日过来纯粹都是因为自己头上还冠着一个‘殷’字。
最后是秦家这边的老族长先开的口,洋洋洒洒说了一通,说的殷家这边的族老们个个都低了头。
秦家族长说的他们都抬不起头来了。
这样听下来,从成亲到现在,文孝做的,那可真不是人事儿,他脑子也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给糊住了才能把一手好牌给打成现在这个鬼样子。
秦夫人则是听得揪心不已,几度哭的哽咽,秦正德一边心疼女儿,一边安慰妻子。
秦羽也是一脸的冷色,恨不得过去揍死殷文孝这个王八蛋。
反正也没什么脸面可言了,殷老夫人倒是镇定,殷文孝却是脸色难看。
他不由自主朝秦笙看过去。
秦笙却没有看他。
她今日穿了浅紫色的锦缎冬衣,外头罩了白色的披风,裙摆和披风上面都秀有精致的花纹,高贵端庄、华美大气。
殷文孝不由就想起了他们成亲那晚。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或许那晚他不会那样冷待她,那么今天这样的场面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
殷文孝唇角自嘲地扯了扯,神思被大厅里争吵的声音给拉了回来。
原来是说到了和离之后,男方需要支付女方一笔赡养费的环节,两边的家人正在为赡养费而拉扯。
秦笙没出声,因为她身后有娘家人在为自己撑腰。
这赡养费在律例上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全看和离双方各人协商,协商好之后一次性支付了就行。
“不行!”
这时,突听殷老夫人大声道:“一万两银子也太多了,秦笙嫁过来还没有一年,亦没有子嗣,和离之后要一万两的赡养费,你们秦家是穷疯了吗?”
再说,因为先前的事情,殷老夫人四处找人打点,请那些世家的人上折子替文孝求情,不说公中的银子,就是她自己的私库,也掏去了一大半。
哪里还有一万两银子给秦笙?
就算是有她也不给!凭什么?
要不是秦笙,这家里现在能变成这样吗?不让她赔偿已经是很好了,还给什么赡养费!
但秦家的族长和秦笙的叔公亦不是好打发的,两个老人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得殷家这边的族老毫无招架之力。
还能怎么反驳?
本来就是殷家不厚道在先,再说和离男方需要给女方支付一笔赡养费,这是大襄多少年的律例了。
如今在这钱财俗事上争得面红耳赤的,几个族老都觉得没脸。
索性都闭了嘴。
随便了,老夫人要真舍不得那点钱的话,就让她自个儿去和秦家的人理论好了。
“好了!”
这道声音很大,却是殷文孝从殷老夫人的旁边走了出来,冷声道:“一万五千两银子,另外,作为补偿,我名下有家首饰铺子,会一并折合成现银给秦笙。”
“……”
秦笙微微有些诧异,殷老夫人则是差点被气吐了血,幸好毕嬷嬷扶住了她。
一万五千两银子……
真要给了秦笙这笔钱,文孝的私库还有多少?这个混账,他怎么就……
……
在两家族人的见证下,秦笙撕了先前写的休夫书,由殷文孝另外写了份和离书。
两人共同在上面摁下了指印。
自此,秦笙和殷文孝算是正式和离了,从今往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殷文孝让小厮去自己的私库取了一万五千两银票过来。
秦笙收了。
她还要回去折芳院清点一遍东西,父母兄长先出去,在府门口等她。
叶娇娘躲在暗处,攥紧了手里的帕子。
秦笙和殷文孝和离了,但是她一点都开心不起来,因为她已经不想当什么殷家的主母了。
如果她的身份是真的,那就是金枝玉叶的公主,殷家的主母算什么?一个破落户而已!
可是殷老太婆也说了,除非她能怀上殷文孝的孩子,否则不会帮忙这件事情。
还能有什么办法?
叶娇娘不想再怀上殷文孝的孩子,也不想自己下半辈子真的和殷府死死绑在一起。
她有资格过上更好的生活。
就像娘说的那样,她生来就是要过好日子的!
叶娇娘攥着帕子转身,忽然看见了不远处披着白色披风的雪梅,一顿,霎时想到了什么。
……
东西都收拾好了,不劳烦殷府的下人,是秦羽让人进来一箱一箱往外搬的。
除了那一万五千两银票之外,任何殷家的东西,秦笙都没有拿。
包括之前殷老夫人给她的那些首饰之类,秦笙原封不动地装在盒子里,让人送去了松柳院。
秦笙离开了。
整个殷府静悄悄的。
殷文孝没去送秦笙,一个人从后门出去,不让小厮跟着,殷老夫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她还在心疼那一万五千两的银票,嘴里反反复复在骂着秦笙和秦家的人,骂的很难听。
毕嬷嬷在一旁伺候着,大气不敢出。
殷老夫人说:“这下子两家的体面算是都没有了,不过没关系,总有他们秦府后悔的那天!”

sitemap